人物
时段
朝代
诗文库 正文
鼎铭 春秋末卫国 · 孔悝
 出处:全上古三代文卷三
六月丁亥,公假于太庙。
公曰:「叔舅,乃祖庄叔,左右成公成公乃命庄叔随难于汉阳,即宫于宗周,奔走无射。
启右献公献公乃命成叔缵乃祖服。
乃考文叔,兴旧耆欲,作率庆士,躬恤卫国,其勤公家,夙夜不懈,民咸曰休哉。
公曰叔舅,予女铭。
若缵乃考服」。
拜稽首曰:「对扬以辟之。
勤大命,施于烝彝鼎(《礼记·祭统》:「此卫孔悝之鼎铭也。」注:「庄公蒯聩孔悝立已己,故因至庙禘祭赐铭,以褒显其先世也。」案铭文「拜稽首曰对扬以辟之,勤大命,」必恐误释。以钟鼎词例校之,当是「拜稽首,敢对扬乃辟之勤大命。」郑承旧误,未及是正耳。)
齐侯罍歌 清 · 阮常生
罍乃酒器形如壶,郭注尔雅曾辨诸。
其别有五小曰坎,馀者为罍名无殊。
古人祭祀及朝享,用备尊彝致精爽。
天子饰玉诸侯金,义别尊卑著天壤。
吾家积古古物多,爵觚觯角纷搜罗。
酒器前后共廿六,哦诗久已同摩挲。
后得一罍更权奇,形符古制双耳垂。
两环系耳吐饕餮,古气磅礴盘云雷。
雷罍声近义取此,孔疏训解得古旨。
罍口铭辞十九行,环列直下罍腹止。
口小腹大摹拓难,铜花青照江水寒。
篆文百有六十八,猝难释辨非彫残。
吾师椒堂朱驾部,摹篆秋堂博三古。
孔悝读铭未云多,张敞识鼎岂足数。
嘉庆甲戌季冬时,吾父拓寄请释之。
雄文奇字句佶屈,一朝识破无廋词。
首列齐侯罍数字,用锡洹子作尨器。
洹桓偕声古通借,乃知此为景公制。
自古人臣著勋绩,始制彝器答宣力。
桓子无宇齐奚功,曷祷万年加宠锡。
我忆景公当是年,公室已卑陈氏专。
五世其昌协筮卜,齐国之政将归田。
若使景公早此鉴,或知守礼思忧患。
何至失刑陈厚施,晏子自晋归纳谏。
此器已兆齐祚移,妫育于姜其代斯。
吾抚此罍再叹息,永怀还诵金罍诗。
铭论 东汉 · 蔡邕
 出处:全后汉文 卷七十四
《春秋》之谕铭也。
曰:「天子令德,诸侯言时计功,大夫称伐」。
肃慎纳贡铭之楛知,所谓天子令德者也。
黄帝有巾几之法,孔甲有槃杅之诫,殷汤有《甘誓》之勒,毚鼎有丕显之铭。
武王践阼,咨于太师,而作席机楹杖杂铭十有八章。
周庙金人,缄口书背。
铭之以慎言,亦所以劝进人主,勖于令德者也。
召公作诰,先王赐朕鼎出于武当曾水,吕尚周太师而封于齐,其功铭于昆吾之冶;
汉获齐侯宝樽于槐里(此句从《御览》七十一补。),获宝鼎于美阳
仲山甫有补衮阙,式百辟之功;
《周礼·司勋》凡有大功者,铭之大常,所谓诸侯言时计功者也。
宋大夫正考父,三命兹益恭,而莫侮其国;
孔悝之父庄叔,随难汉阳,左右献公卫国赖之,皆铭于鼎,晋魏颗获秦杜回于辅氏,铭功于景钟,所谓大夫称伐者也。
钟鼎礼乐之器,昭德纪功,以示子孙,物不朽者莫不朽于金石,故碑在宗庙两阶之间(此句从《文选·头陀寺碑》注引补。)
近世以,来咸铭之于碑。
德非此族不在铭典(此二语从《文选·新刻漏铭》注引补。《御览》五百九十。《续汉律,历志中》补引邕《命论》一段「命」当作「令」《乃月论》也。见卷十二。)
铸五熟釜成与钟繇 曹魏 · 曹丕
 出处:全三国文 卷七
昔者黄帝三鼎,周之九宝,咸以一体便调一味,岂若斯釜五味时芳?
盖鼎之烹饪,以飨上帝,以养圣贤,昭德祈福,莫斯之美。
故非大人,莫之能造;
故非斯器,莫宜盛德。
今之嘉釜,有逾兹美。
夫周之尸臣,宋之考父,卫之孔悝,晋之颗,彼四臣者,并以功德勒名钟鼎。
执事寅亮大数,以隆圣化。
堂堂之德,于斯为盛。
太常之所宜铭,彝器之所宜勒。
故作斯铭,勒之釜口,庶可赞扬洪美,垂之不朽(《魏志·钟繇传》注引《魏略》,又见《御览》七百五十七)
请禁私碑表 南朝宋 · 裴松之
 出处:全宋文卷十七
碑铭之作,以明示后昆,自非殊功异德,无以允应兹典。
大者道动光远,世所宗推,其次节行高妙,遗烈可纪。
若乃亮采登庸,绩用显著,敷化所莅,惠训融远,述咏所寄,有赖镌勒,非斯族也,则几乎僭黩矣。
俗敝伪兴,华烦已久。
是以孔悝之铭,行是人非;
蔡邕制文,每有愧色。
而自时厥后,其流弥多,预有臣吏,必为建立,勒铭寡取信之实,刊石成虚伪之常,真假相蒙,殆使合美者不贵,但论其功费,又不可称。
不加禁裁,其敝无已。
以为诸欲立碑者,宜悉令言上,为朝议所许,然后听之,庶可以防遏无征,显彰茂实,使百世之下,知其不虚,则义信于仰止,道孚于来叶(《宋书·裴松之传》,又《礼志》二,义熙中尚书祠部郎裴松之又议禁断。)
赐钱镠铁券文 晚唐 · 昭宗皇帝
 出处:全唐文卷九十二
维乾宁四年岁次丁巳八月甲辰朔四日丁未
皇帝若曰。
咨尔镇海镇东等军节度浙江东西等道观察处置营田招讨等使兼两浙盐铁制置发运等使开府仪同三司检校太尉中书令使持节润越等州诸军事兼润越等州刺史上柱国彭城郡食邑五千户食实封一百户钱镠
朕闻铭邓骘之勋。
言垂汉典。
孔悝之德。
事美鲁经。
则知褒德策勋。
古今一致。
顷者董昌僭伪。
为昏镜水
狂谋恶贯。
渫染齐人。
而尔披攘凶渠。
荡定江表。
忠以卫社稷。
惠以福生灵。
其机也氛祲清。
其化也疲羸泰。
拯于粤于涂炭之上。
师无私焉。
馀杭成金汤之固。
政有经矣。
志奖王室。
冠侯藩。
溢于旂常。
流在丹素。
钟繇刊五熟之釜。
窦宪燕然之山。
未足显功。
抑有异数。
是用锡其金版。
申以誓辞。
长河有似带之期。
泰华有如拳之日。
惟我念功之旨。
永将延祚子孙。
使卿长袭宠荣。
克保富贵。
卿恕九死。
子孙三死。
或犯常刑。
有司不得加责。
承我信誓。
往惟钦哉。
宜付史馆
颁示天下。
朝堂讳榜表 南齐 · 王慈
 出处:全齐文卷八
夫帝后之德,绸缪天地,君人之亮,蝉联日月。
至于名族不著,昭自方策,号谥聿宣,载伊篇籍。
所以魏臣据中以建议,晋主依经以下诏。
朝堂榜志,讳字悬露,义非绵古,事殷中世,空失资敬之情,徒乖严配之道。
若乃式功鼎臣,赞庸元吏,或以勋崇,或由姓表。
孔悝见,谓标叔舅,子孟应图,称题霍氏。
况以处一之重,列尊名以止仁;
无二之贵,夤冲文而止敬。
东平即世,孝章巡宫而洒泣;
新野云终,和熹见似而流涕。
感循旧类,尚或深心;
矧观徽迹,能无恻隐?
扃禁嵚邃,动延车盖,若使銮驾纡览,四时临阅,岂不重增圣虑,用感宸衷?
愚谓空标简第,无益于匪躬;
直述朝堂,宁亏于夕惕。
伏惟陛下保合万国,齐圣群生,当删前基之弊轨,启皇齐之孝则(《南齐书·王慈传》。朝堂讳榜,非古旧制,上表。)
文章缘起序 南梁 · 任昉
 出处:全梁文卷四十四
六经素有歌诗书诔箴铭之类,《尚书》帝庸作歌,《毛诗》三百篇,《左传》叔向贻子产书,鲁哀孔子诔,孔悝鼎铭,虞人箴,此等自秦汉以来,圣君贤士,沿著为文章名之始,故因暇录之,凡八十四题,以新好事者之目云尔。
胡太后父庙制议 北魏 · 元怿
 出处:全后魏文卷二十
太学博士王延业卢观等各率异见。
案《礼记·王制》:「天子七庙,三昭三穆,与太祖之庙而七;
诸侯五庙,二昭二穆,与太祖之庙而五」。
并是后世追论备庙之文,皆非当时据立神之事也。
良由去圣久远,经礼残缺,诸儒注记,典制无因。
虽稽考异闻,引证古谊,然用舍从世,通塞有时,折衷取正,固难详矣。
相国、秦公初构国庙,追立神位,唯当仰祀二昭二穆,上极高曾,四世而已。
何者?
秦公身是始封之君,将为不迁之祖。
若以功业隆重,越居正室,恐以卑临尊,乱昭穆也。
如其权立始祖,以备五庙,恐数满便毁,非礼意也。
司马懿立功于魏,为晋太祖,及至子晋公昭,乃立五庙,亦祀四世,止于高曾。
太祖之位,虚俟宣、文,待其后裔,数满乃止。
此亦前代之成事,方今所殷鉴也。
又《礼纬》云:「夏四庙,至子孙五;
殷五庙,至子孙六;
周六庙,至子孙七」。
明知当时太祖之神,仍依昭穆之序,要待子孙,世世相推,然后太祖出居正位耳。
远稽《礼纬》诸儒所说,近循晋公之庙故事,宜依博士王延业议,定立四主,亲止高曾,且虚太祖之位,以待子孙而备五庙焉。
延业、卢前经详议,并据许慎、郑玄之解,谓天子、诸侯作主,大夫士则无。
意谓此议虽出前儒之事,实未允情礼。
何以言之?
原夫作主之礼,木以依神,孝子之心,非主莫依。
今铭旌纪柩,设重凭神,祭必有尸,神必有庙,皆所以展事孝敬,想象平存。
上自天子,下逮于士,如此四事,并同其礼。
何至于主,惟谓王侯。
《礼》云:「重,主道也」。
此为埋重则立主矣。
王肃曰:「重,未立主之礼也」。
《士丧礼》亦设重,则士有主明矣。
孔悝反┙,载之左史
馈食设主,著于《逸礼》。
大夫及士,既得有庙,题纪祖考,何可无主。
《公羊传》:「君有事于庙,闻大夫之丧,去乐卒事;
大夫闻君之丧,摄主而往」。
今以为摄主者,摄神敛主而已,不暇待彻祭也。
何休云:「宗人摄行主事而往也」。
意谓不然。
君闻臣丧,尚为之不绎,况臣闻君丧,岂得安然代主终祭也。
相国立庙,设主依神,主无贵贱,纪座而已。
官位拟诸侯者则有主,位为大夫者则无主,便是三神有主,一位独阙,求诸情礼,实所未安。
宜通为主,以铭神位(《魏书·礼志》二。神龟初灵太后胡国珍薨,赠太上秦公。时疑其庙制,侍中太傅清河王怿议。又见《通典》四十八)
焦山鼎歌 清 · 汪中
 出处:容甫先生遗诗卷三
三代法物今尚存,太学石鼓焦山鼎。
四周(一作围)刻作云雷形,光泽照人清(一作青)耿耿。
其上有耳下有足,古尺既亡不可省。
古文款识九十三,下视孔悝非其等。
王曰世惠惟女贤,锡女器服由史端。
世惠作鼎享列(一作烈)祖,煌煌策命载天府
同时若有吉甫诵,岂异韩侯召公虎
千年神物化不尽,遂使元英陈大吕。
朱霞照水日西落,闪映丹砂色喷薄。
土花隐起晕青翠,石壁云岚静交气。
清江月出光满堂,掣电惊蛟见铭字。
汾阴泗水各有畤,宝玉大弓为盗资。
当年铸此象百物,神奸恨不图分宜
焦山百里限风水,深岩幽怪藏瑰奇。
浮云金景望不见,为君作此宝鼎诗。
周处读书台 元末明初 · 王逢
 押灰韵 出处:梧溪集卷二
偶游鹿苑寺,遂登孝侯台。
当时斩蛟虎,折节事贤材。
诗书夜继日,奥义旋兼该。
篝灯委红灺,挂剑蚀青苔。
默语三十篇,若出造化裁。
纯诚被幽魄,劲气慑上台。
翘翘毋望深,急急将命催。
孟明蹇叔子路孔悝
天不恤忠良,宁馨真祸胎。
吾侪千载下,野眺相徘徊。
秋原风藿惨,夕殿芗花开。
白马从素车,恍渡秦淮来。
故都凡几姓,丑地馀劫灰。
此台异呼鹰,灵光共崔嵬。
私伤过英武,不得尽奇才。
蒋司成挽词 其二 宋 · 沈与求
七言律诗 押青韵
召节西来属老成,乞身终欲返岩扃。
新书未奏三千牍,旧说曾翻十二经。
汉室首推施氏易,卫人端识孔悝
儒宗学府今谁辈,空使诸生记典刑。
乌聊山忠烈庙享神辞 宋末元初 · 汪梦斗
 出处:全宋文卷八二六一、《新安文献志》卷四九
至元十八年辛巳岁春正月祁门寇作,总管中顺大夫赵侯、管军宣武将军甘侯提兵往讨,平之。
凯旋,赵侯延见吏民,曰:「噫嘻!
尔所谓越国汪王神者,始吾未知其何如神。
祁门告有乱者,甲子,及甘侯护偏师以往。
入春苦淫雨,至是雨甚,泥淖载涂,士马艰于行。
乙丑至邑,雨益甚。
人谓邑距贼巢尚百三十里,山路崎岖,若未霁,兵行尤不易。
吾惟兵贵速,少迟,贼或披猖,平民受害滋夥,因念邦人每诧越公之神为果有灵,其能请于上帝,转雨为霁,使吾事亟集,则神平昔受庙食、有爵封命号、享民牲醪之奉始无愧。
夜午,雨忽止,翼日丙寅昧爽,清飙徐兴,氛霾尽解,霁景汎空,徒旅踊跃。
贼出接战,一进挫其锋,再进离其群,三进薄其境,一日间直捣其穴而平之。
讫事复雨。
夫雨与霁悬于天,非越公其神,其能密赞大造,开阖阴阳,岂遽与吾意之所期者应,可谓灵也已,吾将纪其事于石」。
以谂诸文学掾汪梦斗曰:「子其序之」。
梦斗谢不能,然念神名氏见于唐新书与《通鉴》,掌在太史,官阀见于武德贞观,所赐赞书,今犹藏于庙,事迹世系,见于州志、家乘尤备,至于时主之褒表,公卿大夫之记颂,刻在金石,奚庸赘一辞?
抑称扬其先祖之美而明著之后世,孔悝固不得让于卫君也。
系以侑飨之诗一篇,其辞曰:
迷楼枕汴日昼暝,隋鹿既走睡不醒。
四海糜沸水如腥,鄣山之流何泠泠。
农桑晏然弥野坰,父子相保无伶仃。
登源万山围重屏,苍箓支胤犹晶荧。
五云拥下人亭亭,挺生英武辰适丁。
如镜发光刃照硎,美髯丰骨声隐霆。
驱斥群盗横青萍,出车彭彭马駉駉。
令行六郡水建瓴,真人有作清四溟。
默识历数符天星,亟奉图籍欸帝庭。
绒节锦纛腰紫,荣光陆离下垂厅。
有诏入觐驰朱軿,藻裳近拂尧阶蓂。
身绾櫜鞬扈禁扃,俄然宾空蜕遗形。
归乎有鹤梳雪翎,云岚一丘藏幽铭。
久矣生茯苓,遗黎追思犹涕零。
当年作庙山之陉,乌聊高哉屋珑玲。
庭坠露林飞萤灯,磴藓梯飙蹑竛竮。
直下千尺俯长汀,绮霞楼观绡雾棂。
堂室千柱门万钉,岁时芳荐羹有铏。
工祝执册登俎鯹,香腾炉火花注瓶。
汎徵流商列歌伶,和之笋簴声琤琤。
陟降屡舞身娉婷,云车彷佛环令令。
仙风锵然韵流铃,依忠依孝见占筳。
画像不犯草满囹,密赞大造机不停。
疵疠蠲除舞蝗螟,福祥来下孚群听。
邦侯表章述德馨,我昔兵度山之嵤。
转雨为霁近在覭,蚤取鸣枭正典刑。
作辞深刻坚珉青,异波淫祀若渭泾。
歙山可颓水可渟,盛德不磨扬厥灵。
稽首天子寿万龄,圣政于赫七六经,皇图巩固山河宁。
唐故通议大夫行嶭王友柱国秘书少监国子祭酒太子少保颜君碑铭766年 唐 · 颜真卿
 出处:全唐文卷三百四十 创作地点:陕西省西安市
孔悝有彝鼎之铭。
陆机有祠堂之颂。
皆所以发挥祖德。
敷演家声。
故君子之观其铭也。
既美其所称。
又美其所为。
无而称之。
是诬也。
有而不述。
岂仁乎。
论而撰之。
敢不祗惧。
君讳惟贞。
字叔坚
其先出于颛顼之孙祝融
孙安为曹姓。
其裔邾武公
名夷甫
字颜
子友。
别封郳为小邾子。
遂以颜为氏。
多仕鲁为卿大夫。
孔门达者七十二人。
氏有八。
战国有率斶。
秦有贞。
汉有异肆安乐。
其后丧乱。
谱牒沦亡。
魏有斐盛。
字叔台
青徐二州刺史关内侯
始自居于琅琊临沂孝悌里。
广陵太守给事中葛绎贞子讳钦
字公若
精韩诗礼易尚书
学者宗之。
汝阴太守护军袭葛绎子讳默。
字静伯
侍中光禄大夫西平靖侯讳含
字宏都
元帝过江。
巳下七叶。
葬在上元幕府山西
侍中光禄勋西平定侯讳髦
字君道
事具孝行传。
生州西曹骑都尉西平侯讳綝
字文和
宣城太守御史中丞讳靖之
字茂宗
巴陵太守度支校尉讳腾之
字宏道
善草隶书有风格。
梁武帝草书评云。
腾之贺道力并便尺牍。
少行于代。
辅国江夏王参军讳炳之
字叔豹
以能书称。
齐持书御史中丞讳见远
字见远
和帝被弑。
恸而绝
梁武深恨之。
事见梁周北齐书。
镇西记室参军讳协
字子和
感家门事。
义不求闻达。
元帝著怀旧诗以伤之。
撰晋仙传五篇。
日月灾异图两卷。
文集二十卷。
见梁书。
北齐给事黄门侍郎待诏文林馆平原太守东宫学士讳之推
字介
著家训二十篇。
冤魂志三卷。
證俗字音五卷。
文集三十卷。
事具本传。
黄门兄之仪。
周御正史中大夫麟趾学士。
隋文辅政。
不署矫诏。
索玺又拒之。
出为集州刺史新野公。
后朝朔望。
引之御榻曰。
见危授命。
临大节而不可夺。
古人所重。
何以加卿。
事具周书。
弟之善。
子孙见于后。
黄门生皇秦王记室讳思鲁
悯楚游秦小。
记室字孔归
君之曾祖也。
司经校书东宫学士
率子弟奉迎义旗于长春宫。
瓜州
仪同
博学善属文。
自为父集序。
国史称温大雅在隋。
与思鲁同东宫
彦博与悯楚直内史省
彦将时与游秦典校秘阁
二家兄弟。
各为一时人物之选。
少时学业。
氏为优。
其后职位。
温氏为盛。
温氏谱亦载焉。
生勤礼。
字敬
君之祖也。
幼而朗悟。
识量宏远。
工于篆籀。
尤精诂训。
解褐校书郎
与两兄弟师古相时时为宏文崇贤学士
弟育德又于司经校定经史。
当代荣之。
太宗尝令师古赞崇贤学士
以兄弟。
特命萧钧赞之曰。
依仁服义。
怀文守一。
履道自居。
下帷终日。
德彰素里。
行成兰室。
鹤钥驰誉。
龙楼委质。
著作郎修国史夔府长史
虢州刺史
生昭甫敬仲殆庶无恤少连务滋辟强。
昭甫字周卿
君之父也。
幼而颖悟。
尤明诂训。
工篆籀草隶书。
内弟殷仲容齐名。
而劲利过之。
特为伯父师古所赏重。
每有著述。
必令参定。
尝得古鼎二十馀字。
举朝莫识。
尽能读之。
宗侍读曹王属。
华州刺史
真卿表谢。
肃宗批答。
卿之乃祖。
当为硕儒。
既高倚相之能。
遂有臧孙之后。
不坠其业。
在卿之门。
生我伯父讳元孙暨君。
伯父聪颖绝伦。
尤工文翰。
进士
考功郎刘奇特标榜之。
由是名动海内。
累迁太子舍人
元宗监国
专掌令画。
尝和游苑诗。
批云。
孔门称
宋室闻贤。
翰墨云捷。
莫之与先。
历滁沂濠三州刺史
秘书监
君仁孝友悌。
少孤。
育舅殷仲容氏。
蒙教笔法。
家贫无纸笔。
与兄以黄土扫壁本石画而习之。
故特以草隶擅名。
天授元年
糊名考试。
判入高等。
以亲累授衢州参军
盈川杨炯信安桓彦范相得甚欢。
又选授洛州温县永昌二尉。
每选皆判入高科。
侍郎苏味道以所试示介众曰。
选人中乃有如此书判。
嗟叹久之。
遂代兄为长安太子文学
以清白五为察访使魏奉古等所荐。
五邸初开。
盛选僚属。
拜嶭王友柱国
伯姊御史大夫张知泰鲁郡夫人亡。
将葬。
数家占君不利临圹。
君哭而拒之曰。
岂有亡手足之痛。
牵拘忌而忍自绝乎。
弗从。
其年七月才生明。
遘疾而殁。
教义者隐而伤焉。
会稽贺知章陈郡殷践猷吴郡陆象先上谷寇泚河南源光裕博陵崔璩友善。
事具陆据所撰神道碑。
累赠秘书少监国子祭酒太子少保
真卿表谢。
肃宗批答云。
卿之先人。
德行优著。
学精百氏。
艺绝六书。
频擢甲科。
屡升循政。
曳裾王府。
名右邹枚。
载笔春宫。
道高徐阮。
既而寿乖华发。
器纡青云。
业载史臣。
庆传令子。
追存盛美。
褒赠崇班
且旌善于义方
俾扬名于有后。
濠州春卿杲卿曜卿旭卿茂曾
春卿工词翰。
倜傥有吏才。
苏颋茂才偃师丞。
杲卿文理清峻。
所居有声。
太常丞摄常太守
禄山反。
擒其心手。
土门
卫尉卿中丞
城陷。
杲卿叱詈之。
遂被钩舌支解而终。
赠太子太保
谥曰忠节
真卿表谢。
肃宗批答云。
自羯胡猖狂。
入我河县
所在官吏。
多受迫胁。
卿兄以人臣大节。
独制横流。
或俘其谋主。
或斩其元恶。
当以救兵悬绝。
身陷贼廷。
旁若无人。
历数其罪。
手足寄于锋刃。
忠义形于颜色。
古所未有。
朕甚嘉之。
曜卿工诗书草隶。
十五以文学崇文馆
淄川司马。
旭卿善草书。
允山令。
茂曾好属文诂训。
仁厚绝众。
犍为司马。
君生阙疑允南乔卿真长幼舆真卿允臧。
阙疑仁孝有吏能。
精诗传。
善剖判。
杭州参军
允南仁孝有清识。
工诗。
人多诵其佳句。
善草隶。
春卿杲卿曜卿同日于铨庭为侍郎席建侯所赏。
达奚珣荐为左补阙
真卿时为殿中。
正至。
三拱法座舞蹈。
而衣袂相接者三。
允南赋诗云。
谁言百人会
兄弟也沾陪。
历殿中膳部司郎中国子司业金乡男
乔卿仁和有吏干。
富平
真长清直早世。
幼舆方雅有酝藉。
通班汉。
左清道率府兵曹
真卿早孤。
蒙伯父暨允南亲自教诲。
进士
校书
制举醴泉
陟清白长安
三院御史
四为大夫
六为尚书
再为采访节度
礼仪使光禄大夫鲁郡
允臧敦质孝悌。
有吏能。
制举
监察充朔方衣资使殿中三为侍御史中允江陵少尹荆南行军。
濠州及君孙。
泉明。
佐父开土门
彭州司马
威明
邛州司马
季明
子干
沛。
翊。
颇。
诞。
及外孙博野沈盈卢逖。
并为逆胡所害。
各蒙赠五品京官。
好属文。
翘。
华。
正。
𩓥。
慈明。
都水使者
𩓥好五言。
校书
仁孝方正。
明经
大理司直
岭南营田判官
执丧九日不食。
颉。
河阳
顗。
凤翔参军
颇。
工小楷。
洗马
颃。
恭仁。
奉礼郎
并早丧逝。
纮。
方义主簿
暨觏。
并没蛮。
袭明。
微明。
德明。
未仕。
通明
获嘉
将明。
昌明
克明
崇文明经
卫密标榜之。
翙。
有德行文词。
华原主簿
准。
溧水
觌。
颇工文。
襄阳
觐。
有文行。
文进士
颢。
仁友清白。
常熟
封金乡男
颖。
清介勤学。
侍郎蒋洌赏其判。
京兆兵曹
袭金乡男
岫。
仁纯。
常熟主簿任城男。
颀。
颂。
清源
顶。
干办
府法曹
愿。
长厚清白。
朝邑
頵。
左率仓曹
硕。
秘书正字
颒。
有吏干。
歙州录事参军曲阜男。
䪻。
好为诗。
富阳
禺。
好为文。
常州参军
并粗有所立。
君之诸祖父偫从。
扬庭。
颐。
侍读
强学。
益期
学士
中和。
至诚。
敬仲
大智。
温之。
澄之。
澹之。
搢。
挺。
援。
撰。
温。
泳。
陵。
明经
康成
强学。
希庄
日损。
隐朝。
邻几。
知微。
舒。
说。
顺。
胜。
式宣。
韶。
进士
制举有意中和趋庭希庄刺史
利仁。
明天文。
欣期。
元淑
景灵。
校书
光庭。
注后汉书。
嘉宾。
千里。
升庠。
匡朝。
怡。
滔。
浑。
允济。
搢。
逸。
觌。
不器
防。
有文词。
博古。
少连
恭敏。
惇学行。
敬仲温之以孝闻。
润。
有风义。
晃。
鏻。
邈。
迢。
以清白称。
其馀咸著官族
不获悉数。
洪惟累祖之耿光丕业。
有若子泉宏都之德行。
巴陵记室之书翰。
特进黄门之文章。
秘监华州之学识。
肇自鲁国
格于圣代。
纷纶盛美。
遂举集于君。
君能述遵前人。
不敢失坠其志事。
以忝聿修
宜其克飨尊荣。
为清庙不祧之主。
真卿幸承遗训。
叨受国恩。
无疆之庥。
敢扬不朽之烈。
铭曰。
系我宗。
颜公
子封郳。
鲁附庸。
孔圣
浴沂风。
刺青徐。
给事中
护营
渡江枫。
侍兄疾。
感蛇童。
邻火断。
珥貂
施七叶。
传孝恭。
武骑都
尉司从。
便尺牍。
继鱼虫。
恸君难。
愤而终。
记室
湘东
御正
凛移忠。
黄门
擅文雄。
三韶长。
东宫
穆叔
史牢笼。
华州
诂训通。
秘监
盛名鸿。
少保
文翰工。
莅畿赤。
五褒崇。
登望苑。
友桂丛。
三超赠。
储宫
流光盛。
庙貌
永不祧。
垂无穷。
张知白990年 北宋 · 王禹偁
 出处:全宋文卷一五○、《小畜集》卷一八 创作地点:河南省开封市
某白。
校书先辈足下:辱示《籍田赋》、《污樽铭》、律赋、歌行凡五章,且以书先,似有所质于仆者,何过听自损之若是邪?
岂所谓「敏而好学」、「不耻下问」者乎?
仆虽不敏,得不为足下少陈梗概,以叶大《易》「同声」之义哉?
夫赋之作,本乎诗者也,自两汉以来文士,若相如、扬雄、班固辈皆为之,盖六义之一也。
洎隋唐始以科试取进士,而赋之名变而为律,则与古戾矣。
然拘变声病,以难后学,至使鸿藻硕儒,有不能下笔者。
虽壮夫不为,亦仕进之羽翼,不可无也。
铭之义本乎钟鼎,孔悝之家庙详矣。
歌又杂诗之伦也,故《书》曰:「诗言志,歌永言」。
又《诗序》云:「嗟叹之不足,则永歌之」。
此其始也。
吁哉后人,流荡忘反。
盖其得也,荐宗庙,播管弦;
其失也,语淫奔,事诡怪而已。
凡是数者,足下尽知之矣,仆又申明之者,欲足下深识之也。
仆尝隶东观、直纶阁者数年矣,天下举公,以文相售,固亦众焉,如足下之文,实亦鲜得。
况可畏之年,日新之业,仆安敢测其涯涘乎?
来书勤拳,聊以此报。
某白。
唐赠太子少师崔公神道碑 唐 · 李华
 出处:全唐文卷三百十八
礼之中庸曰。父为士。
子为大夫。葬以士。
祭以大夫。是礼也。
于国为恩。于人为孝。
朝廷赠赵公之先人故晋州司法参军赠清和太守三至太子少师。褒少师之德。
赵公之孝。国之恩也。
书之洪范曰。是训是行。
以近天子之光。赵公奉若少师之训。
为国股肱。翊大君之明。
可谓忠矣。传曰。
有明德者。必昌于后世。
后必有达人。故叔梁纥有子曰文宣王
陈仲弓有孙曰司空偫。积德于身。
以垂厥后。犹洪河广大于涓流。
太山峻极于邱陵。蕴百行。
少师。宣六德。
赵公。父慈子孝。
移孝于忠。盛矣哉。
烈山氏以稼穑代畋渔。伯夷以秩礼谐神人。
太公以大勋平祸乱。季子以让德辞社稷。
崔氏其后也。有魏名臣炎
降至宋度支郎中冀州刺史元孙。陨身成名。
兴起百代。生魏吏部尚书左仆射贞烈公亮
六为吏部郎。三为吏部尚书
再为大中正连部二千石。一为大将军
侍中常光禄大夫。男为部官。
女为九嫔。与伯父之子仆射休首出偫姓。
为海内甲门。孙曰肇师。
以令望为中书侍郎。以才辩为聘梁使。
中书孙讳道淹。北齐安州总管掾。
少师之祖讳方骞。皇朝万年主簿临洺子。
临洺子生少师烈考讳贞固。皇朝武功主簿吏部尚书
赵郡李氏。新定之子。
高都之侄。中外之甲。
光标士林。少师讳景晊
清河东武城人也。三岁丁太夫人忧。
十二居武功艰。号哭无时。
邻里辍相。终制读书。
岁不践阈。一览数纸。
终身不忘。年十七。
与亲兄晙一举明经。同年擢第。
二十三调补梁州南郑县。以能政闻。
蜀州晋原县尉。以清白器干为按察使倪若水表荐大理评事
以亲累贬利州葭萌丞。历梓州盐亭晋州司法参军
公风度详雅。器宇方深。
道者悦之而不厌。不仁者惮之而迁善。
蘧瑗在卫。卫多君子。
子贱居鲁。鲁有贤人。
若至听词必察。临事能断。
不忍欺。人不敢犯。
刺史齐景冑洎州长举公清明中正。差充支使
毕构代齐。假为判官
开元三年。终于官舍。
春秋四十。权厝于邙山西北原。
公之逝也。宗族叹曰。
孝可以动神祇而不寿。僚友叹曰。
仁可以师天下而不贵。闻者叹曰。
清可以激贪俗而不昌。命矣天乎。
盛德不兴。宜其后也。
夫人荥阳郑氏。皇朝兵部郎中卫州刺史元升之子。
吏部侍郎平章事愔之女弟。以德范仪少师
以才明训赵公天宝十二年
享龄六十九。终于京兆崇贤里。
殡于长安南杜陵原。有一子二女。
神龙中。申明旧诏。
著之甲令。以五姓婚媾。
冠冕天下。物恶大盛。
禁相为姻。陇西李宝之六子。
太原王琼之四子。荥阳郑温之三子。
范阳卢子迁之四子。卢辅之六子。
公之八代祖元孙之二子。博陵崔懿之八子。
赵郡李楷之四子。士望四十四人之后。
同降明诏。斯可谓美宗族人物而表冠冕矣。
在周则邵单为公族。妫嬴为上国。
西京窦傅之贵。东汉袁杨之盛。
魏以荀陈为德门。南朝以王谢为高望。
方之于公。川谷江海也。
嗣子圆。以文学早知名。
射策上第。官历台省
寻拜蜀郡长史御史中丞。加节度使
安禄山起幽朔。连陷潼关
赍表腰金。恳迎元宗
省表垂泣。召宰相谓曰。
世乱识忠良。今见之矣。
中书侍郎益州长史节度等如故。及乘舆至蜀。
朝廷羽仪。如京之制。
终古难之。肃宗彭原
将复天下。以剑南无事。
不假此人。诏赴行在。
咨以缔构。扈从迁宫。
日月并照。元宗获申圣慈。
肃宗获申圣孝。酂侯功大。
博陆赏尊。诏曰。
一匡天下。大庇生人。
特进中书令集贤殿大学士修国史
封赵国公。昔成王曲阜周公
王曰叔父。亲亲也。
以营邱命太公。王曰叔舅。
贤贤也。惟肃宗亦以赵国锡崔公。
今上以少师赠先公。三代之极教也。
后转太子少师御史大夫东京留守。寻为工部尚书扬州长史浙江东西三道观察使吏部尚书省事
馀如故。又转尚书右仆射
四年某月日。龟筮叶吉。
少师荥阳夫人之丧。合祔于东京河南邙山之某原。
礼也。世传清白。
子孝臣忠。山东士大夫以五姓婚姻为第一。
朝廷衣冠以尚书端揆为贵仕。惟公兼之。
清河崔氏。至赵公三代仆射
可谓尽善矣。泰山羊●924A。
世传清德。北海范毓。
儿无常亲。总此二者。
为公家法。华学放史氏。
敢播风烈焉。昔孔悝鼎。
备举前代。史克颂鲁。
独美僖公。用以诞敷先人。
昭示后代。在礼然也。
今之作颂。书国家之孝理。
列圣君之得人。崔氏之世绪。
少师之懿范。赵公之孝思。
士风祖德。永为不朽。
崔氏之门。为不朽矣。
若终者。华安得不颂之。
其文曰。周之上公
让为大夫。秦之司徒
家于冀都。伯从清河
德绪繁多。仕至扬州
出将封侯。惟德惟器。
魏之中尉。降及元魏
偫从并贵。才如尚书
德如评事。古之廷评
伏念惟刑。我闻德声。
继佐葭萌安道和俗。
化行三蜀。彼汾之曲。
片言折狱。清风人穆。
升闻辇毂。苇辙蒲帷。
公行不归。哲人其萎。
后贤用微。荥阳夫人。
柔明佐君。嫁有嘉闻。
首代馨芬。高阳才子。
唐虞多士。克先赵公
大雅爰起。有子如是。
可谓孝矣。崇原既平。
伊洛攸清。永安厥灵。
万有斯年。子孙以宁。
策问一十六首 北宋 · 苏辙
 出处:全宋文卷二○八四、《栾城第三集》卷五
问:大钱直十行于世,仅十年矣,物重而钱轻,私铸如云,百物踊贵,民病之久矣。
朝廷知之,凡官府之积以数千万计,而民间之畜不可胜数。
以民之不易也,弃而不惜,十损其七。
圣人仁民之意,可谓深矣。
然窃意旧钱耗于盗铸,新钱在者十三,而公私百用大率如故。
求所以善其后者,不可不预讲也。
愿著之于篇,有司将有采焉。
问:尧、舜、周、孔之道行于天下,无一物而不由,无一日而不用,而佛、老之教常与之抗衡于世。
世主之欲举而废之者屡矣,而终莫能,此岂无故而能然哉?
诸生皆学道者也,请推言其所以然,辩其不可去之理,与虽不去而无害于世者,详著之于篇。
问:河朔有桥非古也,河流于澶而桥始成,南北通行,契丹来和,百有馀年,夫岂偶然也哉?
今河出于滑,古所谓白马之津也。
白马之津是谓官渡,渡则可,桥则否。
桥屡成矣,而河涨辄败。
以虏使之岁至也,而不能已。
朝廷睦邻之意厚矣,而河朔之人或以为病。
方今之计,其便安在?
问:士大夫居闾阎间,习知民病,其多不可尽言也。
姑问其六,曰:何以使民习于孝悌而无邪僻?
何以使士安于实行而无矫伪?
何以使吏食其禄而无妄取?
何以使文符稀少而赋敛时办?
何以使兵安其戍而无逃叛?
何以使囹圄空虚而无数赦?
问:尧忧洚水之害,朝多贤者不用而用鲧。
鲧九年无成功,民被其患者多矣。
武王克商,微子帝乙元子,其贤闻于天下,不立而立武庚武庚卒与三监叛,几为周室大患。
此二圣人者,知其不可用而用之耶,抑亦未之知耶?
宜有以辨之。
问:孔子称颜子箪食瓢饮,不改其乐,一时门弟子莫及之者。
韩子以此为哲人之细事。
子路称千乘之国,师旅饥馑之馀,可使有勇而知方,孔子目之以政事,不以仁许之,而孟子以为贤于管仲
孟子、韩子之言果得孔子之意矣乎?
问:三代圣人其所以治天下,大者诸侯,其次井田,其次肉刑。
自三代之衰,强弱相吞,而诸侯自灭;
贫富相并,而井田自坏;
劓刖伤人,而肉刑自废。
汉唐之间,儒者咨嗟太息,欲复三代之故而不能者多矣。
请详论之,此三者诚耶?
三代圣人以此治天下凡千有馀年而未尝变,当时亦莫以为者。
诚是耶?
自汉至今亦数千载,时用时舍,迨今扫荡无馀,而天下未尝不治。
学者宜知其故,不可不论也。
问:学者皆宗孔孟,今考之于书犹有异同之说,姑论其一二。
孔子之于管仲,虽以为小器,而许其九合之仁;
其于子路虽称其有折狱之明,无缊袍之耻,而知其不得其死。
至于孟子则高子路,下管仲
孔子之于伯夷、叔齐,以为古之贤人;
柳下惠言中伦,行中虑,而讥其降志辱身。
至于孟子则皆以为圣人。
然则学者今将从孔子欤,从孟子欤!
其明言之。
问:舜命九官,凡为国之政无一不举。
历夏商至周六官之典备,至于今循之。
然以今之官考舜之旧,而虞稷二官独废而不修。
耕耨稼穑,草木鸟兽,皆民之所赖以生,而国用之所由以足者,而独无以专治其事,岂后稷、伯益之官昔为虚设,而舜之所命亦有不切于事者欤?
可详论之。
问:鲁自宣公失政,三桓窃抚其民,至昭公,五世不竞,将逐季氏,遂以失国。
孔子定公,将堕三都,费人不顺,兵及公侧,仅而胜之。
成人拒命,伐之不克,几至于乱。
孔子之为是何也?
及其自卫反鲁,虽为大夫,不任其事矣。
季氏将用田赋,使冉有访焉,默而不答。
然齐有田氏之祸,则沐浴而朝,请举兵讨之。
哀公君臣非能正邻国之乱者,孔子之为是,亦何也?
问:郊祀天地,见于《诗》《书》,固有国之常礼也。
三代既衰,礼失其旧。
秦汉之间,祀五畤,封太山,礼汾阴,杂出于郊祀之外,儒者以为此礼之大者。
然五畤废于汉元,封禅止于晋武,当时自以为贤于秦汉。
今将考论其实,此三者于唐、虞、三代抑尝行之乎?
所谓封禅七十二君亦可信乎?
秦不足言,汉之诸儒初不言封禅,封禅之端发于相如相如之言抑可信乎?
问:祖宗承五代之馀,礼乐未完,学校未立,其所以为天下者,皆汉唐之遗事也。
然自今观之,其削平僭乱,攘却夷狄,战必胜,攻必取。
及天下已平,祥符景德之间,百姓家给人足,相贤将勇,中外无事,朝廷有诤臣,州郡有循吏。
至于文章之盛,至与汉唐相若。
敢问其所以致此者何也?
今自十有馀年,礼乐学校之政几一新矣,其将追继祖宗而止耶?
汉唐不足言,其于三代其亦庶几矣乎?
问:桓文,五伯之盛也。
方是时,楚以诸侯而僭称王。
召陵之会,桓公责包茅之不入而不及其僭。
柯之盟,曹沫兵劫桓公以求侵地,而桓公不以为罪。
城濮之战,文公以君避臣,而不以为耻。
围郑之役,秦伯私与郑盟,引兵先归,而文公不讨其贰。
敢问伯者之盛,固若是而可乎?
问:人之所同好者生也,所同贵者位也,所同欲者财也,天下之大情尽于是矣。
然此三者,常相为用。
生者人之本也,无财则无以生,无位则无以养生而理财。
作《易》者盖知此矣。
既言三者而参之以仁义,其旨安在?
问:贤不肖之不能相及,虽父子兄弟之间有不免焉。
尧舜之朱、均,周公之管、蔡,盖无足疑者。
至于孔子门弟子三千馀人,其所谓贤者十人而已。
此十人者与孔子周旋于天下,久者数十年,其历试而详观之者审矣。
子路卫出公庄公自晋反卫,劫孔悝而盟之,子路孔悝庄公于台上,不知父子争国之不可也。
田常乱齐,宰我助田氏,以陷于大戮。
此二人者,亦何为立于孔氏之门乎?
问:善为国者惟其称耳。
其取士也,因官而取人,故士无溢员;
其用财也,量入以为出,故财无不足;
其治边也,量力而辟土,故边无不守。
今也取士日广,则官不能容;
用财无艺,则常赋不足;
开边日远,则见兵愈劳。
将以救此,盖有举意而办者,亦有改途易向,虽久而不能办者,试详论之。
御史中丞卢奕谥议 唐 · 独孤及
 出处:全唐文卷三百八十六
卢奕刚毅而忠。直方而清。
励精吏事。所居可纪。
天宝十四载洛阳陷没。
于时东京人士。狼狈鹿骇
猛虎磨牙而争其肉。居位者皆欲保性命而完妻子。
或先策高足。争脱羿彀。
或不耻苟活。甘饮盗泉。
独正身守位。蹈义不去。
以死全节。誓不辱身。
势窘力屈。以朝服就执。
犹慷慨感愤。数贼枭獍之罪。
观者股慄。不变其色。
西向而辞君。然后受害。
虽古烈士。方之者鲜矣。
或曰。洛阳存亡
操兵者实任其咎。非执法吏所能抗。
师败将奔。去之可也。
委身寇仇。以死谁怼。
及以为不然。勇者禦而忠者守。
必社稷是卫。则生死以之。
危而去之。是智免也。
于忠何有。盖荀息杀身于晋。
不食其言也。仲由结缨于卫。
不避其难也。元冥勤其官而水死。
守位而忘躯也。伯姬待保姆而火死。
先礼而后身也。彼四人者。
死之日皆于事无补。夫岂爱死而贾祸也。
以为死轻于义。故蹈义而捐生。
古人书之。使事君者劝。
然则禄山之乱。大于里克孔悝
廉察之任。切于元冥之官。
分命所系。不啻保姆。
逆党兵威。烈于水火。
于斯时也。能与执干戈者同其戮力。
挽之不来。推之不去。
岂不以师可亏。义不可苟。
身可杀。节不可夺。
故全其操持于白刃之下。孰与夫怀安偷生者同其风哉。
谨按谥法。图国忘身曰贞。
秉德尊业曰烈。执宪戎马之间。
志藩王室。可谓图国矣。
国危不能救。而继之以死。
可谓忘身矣。历官十一任。
言必正。事必果。
而清节不挠。去之若始至。
可谓秉德矣。先时黄门以直道佐时。
嗣之以忠纯。可谓尊业矣。
谥曰贞烈。谨议。
湖州刺史厅壁记 唐 · 顾况
 出处:全唐文卷五百二十九
江表大郡。吴兴为一。
夏属扬州。秦属会稽
汉属吴郡。吴为吴兴郡
其野星纪。其薮具区。
其贡橘柚纤缟纻。其英灵所诞。
山泽所通。舟车所会。
物土所产。雄于楚越。
临淄之富不若也。其冠簪之盛。
汉晋以来。敌天下三分之一。
刺史沿革不同。或称太守
或称内史或称都督
他州或否。如鲁史晋乘。
侯牧一也。其鸿名大德。
在晋则顾府君秘秘子众陆玩陆纳谢安谢万王羲之坦之献之。在宋则谢庄张永褚彦回
在齐则王僧虔。在梁则柳恽张谡。
在陈则吴明彻。在隋则李德林
国朝则周择从令闻也。颜鲁公忠烈也。
袁给事高谠正也。刘员外全白文翰也。
于頔大夫作塘贮水。溉田三千顷。
使君词。唐景皇帝七代之孙。
先公尚书公大夫奕叶之勋。有功于民。
公实嗣之。孔悝鼎。
天下重器。天王褒拔于公陟襄阳节度
李公陟当道观察。统诸道盐铁转运。
二牧既陟。唯公盘桓。
鸿鹄不飞。飞即摩汉。
其逋者复。其危者
其忧者泰。所谓善缉。
于是拓郛耰莱。就便除害。
政之馀力。作消暑楼于南端。
复亭署于白蘋洲。聿兴废土。
光明敞豁。涌出溪谷。
其旧记吏部李侍郎纾撰。其图经竟陵陆鸿渐撰。
使君总两家之说。俶落晋宋。
讫于我唐。凡一百九十七人。
及历代良二千石。仪形略也。
铺张屋壁。设作存劝。
竦神告人。春秋不朽之义也。
贞元十有五年十二月哉生魄华阳山人顾况述。
问见恶人(「南子」章) 南宋 · 真德秀
 出处:全宋文卷七一八一
居乱邦,见恶人,惟圣人为可。
盖圣人道大德宏,可以转乱而为治,化恶而为善。
孔子南子则见之,于阳货亦见之,而公山弗扰之召、佛肸之召、皆欲往焉。
若大贤以下,则危邦不入,乱邦不居,小人则远之。
盖就之未必能有所济,而或以自污焉。
子路孔悝不得其死,冉求仕季孙无改于其德,颜子、闵子终身不仕,盖以此也。
子路不悦者,盖以己之力量观圣人也。
故夫子云云。